(图片:Igor Alecsander/iStock by Getty Images) (图片:Igor Alecsander/iStock by Getty Images)

管理分化的复苏进程

作者:Gita Gopinath

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一年之久。病亡人数不断增加,数百万人失去了工作。全球仍在应对疫情造成的极端社会经济压力。不过,尽管疫情的未来发展路径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但走出这场健康和经济危机的道路已经日渐清晰。科学界的创新与智慧使数亿人得以接种疫苗,这将成为许多国家今年晚些时候经济复苏的推动力。另外,各国经济在人员流动下降的环境下继续进行调整,这使全球各地区的复苏都强于预期。大型经济体(特别是美国)提供了更多财政支持,这进一步提振了经济前景。

继全球经济2020年出现-3.3%的历史性萎缩之后,我们目前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将比今年1月的预测更为强劲,2021年的增速预计为6%(上调了0.5个百分点),2022年为4.4%(上调了0.2个百分点)。

blog040621-weo-chinese-chart1

不过,未来仍存在严峻的挑战。我们尚未击退疫情,许多国家的感染人数在加速上升。另外,各国之间和一国之内的复苏出现危险的分化。一些国家的疫苗普及速度较慢,政策支持有限,且更依赖旅游业,它们的复苏形势相对较差。

我们上调了2021年和2022年全球增长预测值,主要是因为发达经济体前景有所改善。特别是,美国经济今年预计增长6.4%,相较之前的预测大幅上调了1.3个百分点。这使美国成为唯一一个将在2022年超过疫情前GDP预测水平的大型经济体。包括欧元区在内的其他发达经济体今年也将实现经济回升,但步伐要慢一些。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国今年预计将增长8.4%。尽管中国经济已在2020年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但许多其他国家预计仅将到2023年才能回到疫情前水平。

未来的严峻挑战

各国复苏路径出现分化,很可能使国家间生活水平的差距较疫情前预期进一步扩大。相对于疫情前的预测,低收入国家、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2020-2024年平均每年的人均GDP损失预计分别为5.7%、4.7%和2.4%。这将导致减贫进展出现倒退,2020年极度贫困人口将比疫情前预测值增加9500万人。

blog040621-weo-chinese-chart2

各国国内的复苏也不均衡,年轻人和低技能工人仍然受到了更严重的影响。女性也遭受了更大冲击,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由于危机加快了数字化和自动化经济转型,许多失去的工作岗位不太可能恢复,因此,劳动力需要在部门之间重新配置,而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收入的重大损失。

全球各国快速推出政策措施(包括16万亿美元的财政支持),避免了更糟经济结果的出现。我们的估计显示,如果未能提供上述支持,去年经济萎缩的严重程度可能是实际的三倍。

由于避免了金融危机,中期产出损失估计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损失要小,约为3%。然而,与2008年危机之后的情况不同,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由于政策空间有限,在本次危机之后将面临更严重的长期创伤效应。

blog040621-weo-chinese-chart3

我们的预测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疫苗领域取得更快进展,经济前景将得到改善;但如果出现抗药的新毒株,使疫情拖得更久,那么经济前景可能急剧恶化。如果美国的利率意外地进一步上升,则各国复苏速度不同可能带来金融风险。这可能导致高估的资产价格出现无序调整,融资环境大幅收紧,复苏前景恶化——一些债务高企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如此。

共同努力,给予人们公平的机会

政策制定者需要继续为经济提供支持,同时应对比疫情前更为有限的政策空间和更高的债务水平。为此,需要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以便在必要时为长期支持留出空间。在经济复苏步伐不一致的情况下,各国需要根据本国国情采取相应的方法,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充分考虑到所处疫情阶段、经济复苏的力度,以及本国的社会经济情况。

当前的重点应是摆脱危机,因此应优先安排医疗卫生支出,包括在疫苗接种、治疗方法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财政支持应具有针对性,为受困家庭和企业提供帮助。货币政策应保持宽松(在通胀形势有利的情况下),同时积极利用宏观审慎工具缓解金融稳定风险。

随着疫情消退、劳动力市场恢复正常,政府应逐步减少支持,如取消员工保留措施。同时,应更加重视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包括提供有针对性的录用补贴,以及对劳动者开展再培训。在许多国家,随着延期偿还贷款等特别措施被取消,企业破产数量可能大幅增加,且每十人中就有一人可能面临失业。为了限制危机对经济造成长期破坏,各国应考虑采取以下做法:对于能够持续经营的企业,应将之前的流动性支持(贷款)转化为类股本性的支持;对于无法持续经营的企业,应建立庭外重整框架,加快最终的破产程序。还应投入相关资源,弥补儿童在疫情期间的课业损失。

一旦卫生危机消退,政策重点可以转向建设更具韧性、更加包容、更为环保的经济,以促进复苏并提高潜在产出。优先任务包括,通过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来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数字基础设施投资来提高生产能力,以及通过加强社会保障来遏制不平等加剧的趋势。

财政空间有限的国家为上述举措提供资金支持的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改善税收征管能力、提高税收累进程度(包括所得税、房产税和遗产税)、实施碳定价以及取消浪费性支出等措施非常重要。所有国家都应在可信的中期框架内实施这些政策,并遵循最高的债务透明度标准,这有助于控制借款成本,并最终降低债务,为未来重建缓冲。

从国际上看,最重要的是各国通过合作确保疫苗普及。一些国家今年夏天之前就可实现疫苗普及,但多数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很可能到2022年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为加快疫苗普及,必须扩大疫苗的生产和分发,避免实施出口管制,为“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提供充足的资金(许多低收入国家依赖这一机制),并保证剩余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公平转让。

政策制定者还需确保各国能够获得充足的国际流动性。主要央行应就未来政策措施提供明确的指导,为其他国家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以避免2013年的“削减恐慌”再现。进一步延长“暂缓债务偿付倡议”(DSSI)的期限,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以促进有序债务重组,这些措施将使低收入国家受益。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IMF的新一轮特别提款权分配将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保障。

尽管目前的重中之重是抗击疫情,但在化解贸易和技术紧张局势方面取得进展也很重要。在缓解气候变化、改革国际企业税收、限制跨境利润转移和打击避税逃税等方面,各国也应开展合作。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各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开展了重大创新,并大幅提高了经济支持力度,有能力承担这些举措的发达经济体尤其如此。目前,在多边层面也需要采取这种有魄力的行动,以确保实现复苏,构建更美好的未来。如果不进一步采取措施,给予所有人公平的机会,那么各国在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可能会显著扩大,几十年来全球减贫的进展可能出现倒退。

weo-april-2021-chinese 

*****

Gita Gopinath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顾问兼研究部主任。在从事公共服务之前,她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任国际研究和经济学John Zwaanstra教授。

Gopinath女士的研究重点是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学,曾在诸多顶级经济学期刊上发表文章。她撰写了大量关于汇率、贸易和投资、国际金融危机、货币政策、债务和新兴市场危机的研究文章。

她是当前版本《国际经济手册》的联合编辑,之前担任《美国经济评论》的联合编辑和《经济研究评论》的主编。此前,她还担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学项目的联合负责人,波士顿联储访问学者,以及纽联储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2016至2018年,她担任印度喀拉拉邦首席部长的经济顾问。她还担任印度财政部二十国集团事务名人顾问小组成员。

Gopinath女士曾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以及计量经济学会院士,获得华盛顿大学杰出校友奖。2019年,《外交政策》杂志提名她为全球杰出思想家;2014年,她被评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5岁以下最杰出的25位经济学家之一;2011年,被世界经济论坛选为全球青年领袖。印度政府授予她海外印裔的最高殊荣——萨满奖(Pravasi Bharatiya Samman)。2005年担任哈佛大学教职前,她在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担任经济学助理教授。

Gopinath女士出生于印度。她是美国公民及印度海外公民。她于2001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前,她分别获得德里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以及德里经济学院和华盛顿大学文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