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 在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首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2025年2月27日
南非开普敦:在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于南非开普敦召开的首次会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发表了以下讲话:
“我谨感谢南非政府主办本周的二十国集团会议,并感谢戈东瓜纳(Godongwana)部长和卡尼亚戈(Kganyago)行长发挥领导作用,带领我们重点探讨了共同的全球经济挑战。
在我们的讨论中,我听到了一个突出的共同主题:在宏观经济政策空间受限和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重振全球增长。在此背景下,我看到了推进必要改革来实现全球经济持久繁荣的重要机会。
全球前景:低增速,高债务
我们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均为3.3%——这一增速虽然稳定,但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且处于公共债务水平高企的背景下。在这一总体数字之下,我们看到各经济体的分化正在扩大,其中,美国的增长更为强劲,而欧盟增速的回升在一定程度上慢于预期。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5年的增速与去年基本持平。
全球降通胀进程仍在继续。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渐降温,加之能源价格预计将进一步下跌,预计整体通胀将继续朝央行目标靠拢。
与此同时,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很高。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调整政策重点。在美国,贸易、税收、公共支出、移民和去监管等领域的政策均出现了重大变化,这对美国经济和世界其他地区均产生了影响。其他国家政府也在调整本国政策。可能的政策变化所带来的综合影响十分复杂,目前仍难以评估,不过未来几个月,这种影响会逐渐明朗。
各国的风险也在分化。短期内,美国存在一定的上行潜力,积极情绪可能会提振经济活动。但其他大多数经济体的总体风险偏向下行,包括政策对降通胀进程造成扰动的风险,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外流风险。
促增长的国内政策
鉴于增长前景持续处于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各国的核心任务是制定政策,为实现更快速、更持久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促进增长,就必须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为此,各国必须应对多重压力:遏制短期风险,重建缓冲,提升中期增长前景。
对于央行来说,重点仍然是全面恢复价格稳定,并同时支持经济活动和就业。
在财政方面,大多数国家需要让公共债务走上可持续的道路,并重建财政缓冲。在许多国家,调动更多的国内收入至关重要,而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也同样重要。这两者相辅相成,可确保各国拥有应对未来冲击的财政空间,并为未来更高的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至关重要的是,各国必须开展目标高远的改革,以提高生产率并改善增长前景。改革的具体优先事项因国家而异,但总体而言,各国需要转向供给侧政策,包括:减少繁文缛节,改善竞争并鼓励创业,完善教育制度,实行鼓励承担风险的智能监管,以及快速但安全地推进人工智能等提高生产率的技术。
以合作促增长
国内改革必不可少,但许多国家都无法单独行动。加大外部支持力度对帮助各国实施改革至关重要,此类支持包括能力建设和优惠性外部支持,以及吸引更多私人资金流入的举措。
此外,我们还迫切需要应对债务挑战。一些国家可能需要重组债务,更多国家则面临高额的利息支付和再融资需求,这削弱了它们为未来进行投资的能力。一项关键措施是基于已取得的重大进展,包括在‘共同框架’下,提高重组过程的可预见性和及时性。我们还需要帮助那些债务尚可持续,高额的利息支付和再融资需求挤占了教育卫生、基础设施投资资源的国家。
IMF将在其中发挥作用。我们通过政策建议、能力建设,以及在相关情况下提供贷款,帮助各国维持或恢复宏观经济稳定,并实施确保经济持久增长所需的稳健政策。我们将通过开展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和支持国际社会应对债务挑战(包括全球主权债务圆桌会议),在债务问题上继续发挥领导作用。
我们将继续努力帮助IMF成员国实现更高程度的繁荣与稳定。”
基金组织信息交流部
媒体关系
新闻官: Kwabena Akuamoah-Boateng
电话:+1 202 623-7100电子邮件: MEDIA@IM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