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执董会结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2021年第四条磋商

2022年1月27日

华盛顿特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结束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条磋商 [1]

中国经济复苏进展良好,但复苏并不均衡且势头已经放缓。复苏放缓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政策支持迅速退出;尽管成功开展了疫苗接种工作,但新冠疫情反复导致消费回升滞后;以及房地产业降杠杆政策出台导致房地产投资放缓。预计2021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7.9%, [2] 2022年为4.8%。2022年增速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数效应的减弱,而私人消费和房地产投资不振也给经济增长带来了进一步的阻力。因此,预计2022年经济仍将处于显著疲软状态,核心CPI通胀将处于较低水平,低于约3%的目标水平。随着防疫物资的出口需求恢复正常,预计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将从2021年的1.8%降到2022年的1.5%。

宏观经济政策支持的大幅收紧加剧了增长势头的放缓。财政政策在2021年初转为大幅紧缩,这反映出政策制定者将重心从支持复苏转向去杠杆。政策支持的取消主要体现在公共投资的下降上,尽管当局仍在继续提供一些定向财政支持,包括针对小企业的减税降费措施。增扩的广义政府基本赤字(包括估计的预算外支出)与GDP之比预计已从2020年的19.4%降至2020年的15.4%。货币政策较2020年适度收紧。主要货币市场利率相对于疫情期间的低点有所上升;同时,尽管当局继续实施结构性的信贷政策,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小企业,但2021年的总体信贷增速有所放缓。

为了实现向平衡、包容、绿色的高质量增长的转型,中国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但核心领域的结构性改革进度不一。中国公布了详细的气候行动计划,气候战略已经开始成形;但实体部门的重要改革几乎没有进展,包括国企改革以及确保私企与国企竞争中性的改革等方面。针对科技行业的一系列监管政策的目标是加强竞争、保护消费者隐私和改善数据治理,但这些措施也增加了政策不确定性。在房地产行业去杠杆的政策措施出台后,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出现财务压力,这进一步加剧了政策不确定性。

执董会的评估 [3]

执董们强调,中国从新冠疫情冲击中的复苏进展顺利,这得益于当局迅速采取的有力政策措施,包括实现了很高的疫苗接种率。执董们注意到经济复苏有所放缓,且其仍不均衡并面临风险,他们呼吁当局继续采取适当政策支持经济并推动再平衡,也呼吁当局在重要的结构性改革中取得进展,以实现向均衡、包容和绿色的“高质量”增长转型。

执董们普遍认为财政政策应支持经济复苏。他们特别建议,财政支持应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这将减少家庭的预防性储蓄,促进经济向消费和服务业再平衡,帮助实现高质量增长转型。此外,鉴于目前核心CPI通胀较低且产出缺口依然为负,执董们支持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部分执董认为应维持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其他一些执董则认为还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执董们鼓励中国进一步推动货币政策框架的现代化,并提高汇率弹性。一些执董还指出,进一步提高外汇干预和每日外汇交易中间价形成机制的透明度是有益的。

执董们认为,为保持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再次加快关键实体部门改革,以此提高生产率。他们强调,应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加强公司治理,确保私企与国企之间的市场中性。大多数执董还建议,在推动上述改革的同时,还应取消对国企的隐性担保。但一些执董也注意到了当局的观点,即国企是独立的商业实体,其自行承担潜在的法律和财务后果。执董们认同当局关于加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隐私、完善数据治理重要性的看法。在此背景下,他们建议以透明、可预见的方式实施监管措施(包括针对技术行业的措施),以减少政策不确定性。执董们还强调了弥合宏观经济数据缺口的重要性。此外,他们还注意到了当局在开发数字人民币方面取得的进展。

执董们对当局在降低金融脆弱性方面做出的努力表示欢迎。他们强调应通过加强监测、提高风险敞口透明度、开展政策协调和沟通来防范房地产行业风险。执董们还建议,应采取宏观审慎措施和结构性措施,降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风险。他们对当局继续努力解决企业高杠杆问题表示欢迎,并鼓励当局加强市场化的破产和处置框架。

中国的气候战略已开始逐步成型,且近期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对此执董们表示欢迎。执董们注意到中国的2030年“碳达峰”计划,大多数执董认为加快脱碳将降低成本,减少推迟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风险。一些执董支持采取更为渐进的脱碳路径,包括确保在气候目标和能源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执董们建议当局采取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在促进向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型的同时,使用碳定价工具并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

执董们对中国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中继续发挥作用表示欢迎,包括帮助各国获取疫苗。他们还欢迎中国将其部分特别提款权转借给低收入国家和脆弱国家,以支持其经济复苏。执董们强调,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的多边努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及时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的“债务处置共同框架”,以实现低收入国家的债务可持续;应对气候变化,帮助世界实现广泛的绿色复苏;以及为构建更加开放稳定、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作出的贡献。



[1] 根据IMF协定第四条,IMF通常每年与成员国进行双边讨论。一个工作人员小组访问成员国,收集经济和金融信息并与该国官员讨论经济发展情况和政策。回到总部后,工作人员准备一份报告,该报告构成执董会讨论的基础。

[2] 新闻稿中提供的数据是基于截至2021年12月15日的信息。

[3] 在讨论结束时,总裁作为执董会主席总结了执董们的观点,这份总结将转交给中国当局。对总结中使用的修饰语的解释,请参见: http:// www.IMF.org/external/np/sec/misc/qualifiers.htm

中国:部分经济指标 1/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预测值

(年度百分点变化,除非另有注明)

国民账户

实际 GDP(基年=2015年)

6.9

6.9

6.8

6.0

2.3

7.9

4.8

5.2

5.1

5.0

4.9

国内总需求

7.9

6.8

7.4

5.3

1.7

7.3

5.0

5.4

5.3

5.1

5.0

消费

8.4

7.2

7.9

6.3

-0.8

9.8

5.1

5.8

5.4

5.6

5.4

投资

7.3

6.3

6.8

4.0

5.1

4.2

4.9

4.9

5.2

4.5

4.5

固定投资

7.4

6.2

7.3

5.3

4.6

3.7

5.1

5.0

5.4

4.7

4.7

库存(贡献)

0.0

0.1

-0.2

-0.5

0.3

0.2

0.0

0.0

0.0

0.0

0.0

净出口(贡献)

-0.8

0.3

-0.5

0.7

0.6

0.8

-0.1

0.0

0.0

0.0

0.0

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百分比)

42.7

43.2

44.0

43.1

43.1

42.5

42.5

42.3

42.1

41.8

41.4

国民储蓄总额(占GDP百分比)2/

44.4

44.7

44.1

43.8

45.0

44.1

44.0

43.7

43.4

42.8

42.2

劳动力市场

失业率(年度平均)3/

5.0

5.0

4.9

5.2

5.2

4.9

就业

-0.1

-0.2

-0.4

-0.4

-0.5

-0.2

-0.2

-0.2

-0.2

-0.2

-0.2

价格

消费者价格(平均)

2.0

1.6

2.1

2.9

2.4

1.0

1.6

1.6

2.0

2.0

2.0

GDP 平减指数

0.9

3.9

3.5

2.1

1.2

2.0

1.5

1.7

2.1

1.8

2.0

金融

7天回购利率(百分数)

2.7

5.4

3.1

3.1

2.6

10年期政府债券利率(百分数)

3.0

3.9

3.3

3.2

3.2

...

...

...

...

...

...

实际有效汇率(平均)

-4.8

-2.9

1.4

-0.7

2.1

名义有效汇率(平均)

-5.4

-2.5

1.5

-1.8

0.9

宏观 - 金融

社会融资总量

30.5

14.1

10.3

10.7

13.3

10.5

9.4

8.4

8.2

7.9

7.7

占GDP百分比

241.9

248.4

247.9

253.7

277.6

278.7

286.7

290.4

292.9

295.5

297.6

非金融部门债务总额4/

16.8

14.4

10.8

10.8

13.2

10.6

9.8

8.7

8.4

8.0

7.8

占GDP百分比

240.5

247.5

248.2

254.3

277.9

279.2

288.1

292.8

295.9

299.0

301.2

对私人部门的国内信贷

12.4

11.6

8.3

9.0

9.6

7.2

6.8

5.7

6.1

6.0

6.4

占GDP百分比

168.0

168.8

165.5

166.7

176.5

171.9

172.6

170.4

168.5

167.1

166.2

房价5/

11.3

5.7

12.3

8.6

7.5

4.9

2.0

3.0

3.5

4.0

4.0

家庭债务(占GDP百分比)

44.7

48.9

52.3

55.8

61.6

62.7

63.2

64.2

64.7

65.6

66.4

非金融企业国内债务(占GDP百分比)

123.3

119.9

113.2

110.9

114.9

109.3

109.4

106.1

103.8

101.5

99.9

算内广义 政府(占 GDP 百分比 )

净贷款/借款 6/

-3.7

-3.8

-4.7

-6.3

-11.2

-7.9

-8.1

-7.6

-7.6

-7.6

-7.6

收入

28.2

27.8

28.3

27.8

25.3

25.8

25.5

25.5

25.5

25.5

25.5

从土地出让中获得的额外资金

2.0

2.5

2.8

2.9

3.3

3.0

2.8

2.6

2.4

2.3

2.1

支出

33.9

34.2

35.8

37.0

39.8

36.6

36.4

35.7

35.6

35.4

35.2

债务 7/

36.7

36.2

36.5

38.5

45.4

47.3

50.6

53.2

55.5

57.8

59.9

结构性余额

-3.4

-3.6

-4.5

-6.0

-9.9

-7.4

-7.6

-7.2

-7.3

-7.4

-7.5

国际收支(占 GDP百分比)

经常账户差额

1.7

1.5

0.2

0.7

1.8

1.6

1.5

1.4

1.3

1.0

0.8

贸易差额

4.4

3.9

2.7

2.7

3.5

3.0

2.7

2.9

3.0

2.7

2.5

服务差额

-2.1

-2.1

-2.1

-1.8

-1.0

-0.7

-1.0

-1.6

-1.8

-1.9

-2.0

净国际投资头寸

17.7

16.8

15.2

16.0

14.5

13.8

14.0

14.3

14.5

14.5

14.2

官方储备总额(十亿美元)

3,098

3,236

3,168

3,223

3,357

3,448

3,696

3,976

4,280

4,560

4,846

备忘项

名义GDP(十亿人民币) 8/

74,598

82,898

91,577

99,071

102,592

112,919

120,122

128,548

137,914

147,419

157,694

增扩概念的债务(占GDP百分比)9/

66.6

73.0

76.6

81.6

95.7

101.6

109.9

116.7

121.8

126.2

129.3

增扩概念的净贷款/借款 (占GDP百分比)9/

-15.9

-13.5

-11.8

-12.6

-19.9

-16.5

-16.3

-15.7

-14.7

-14.0

-13.0

来源:Bloomberg,CEIC,IMF 《国际金融统计》数据库,以及IMF工作人员的估计和预测。

1/ 历史数据截至2021年12月15日。

2/ IMF工作人员对2020年的估计。

3/ 调查失业率。

4/ 包括政府基金。

5/ IMF工作人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住房销售额和销售量数据估计的平均售价。

6/ 对当局的财政预算余额进行了调整,以反映合并的广义政府余额,包括政府管理的资金、国家管理的国有企业资金、平准基金的调整以及社保基金。

7/ 债务水平估计数假设2015-2026年预算外借款为零。

8/ 生产侧名义GDP。

9/ 增扩概念的财政数据将政府范围扩大到政府管理的基金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活动。

基金组织信息交流部
媒体关系

新闻官: Ting Yan

电话:+1 202 623-7100电子邮件: MEDIA@IM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