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结束对中国的2019年第四条磋商访问

2019年6月5日

代表团访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稿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小组在访问一国后就初步讨论结果所作的陈述。这份陈述的观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的观点。根据代表团访问的初步结果,工作人员将撰写一份报告,报告在得到管理层批准后将提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讨论和作出决定。
  •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2019年初趋于稳定,预计 2019年和2020年的增长率将分别降到6.2%和6.0%。与贸易紧张局势有关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风险偏于下行。
  • 中国及其贸易伙伴应有建设性地开展工作,解决贸易体系的缺陷,使其更易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能发挥重要作用,从进一步开放以及能够增强竞争的其他结构性改革中受益。
  • 结构性改革的进展促使经济更加开放、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为提高生产率和促进长期增长,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改革国有企业,开放服务业,并实现政策框架的现代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 Kenneth Kang先生率领的代表团于2019年5月23日至6月5日访问了北京和贵州,开展了2019年第四条磋商讨论。代表团与来自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层官员、私营部门代表和学术界人士进行了极富建设性、坦诚的讨论,就经济前景、改革进展和挑战以及政策应对措施交换了看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 先生参加了政策讨论,并会晤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财政部部长刘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会满等高层官员。

在访问结束时,利普顿先生发表了以下声明:

“继2018年减缓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在2019年初趋于稳定,反映了广泛的政策支持。然而,贸易局势的再度紧张带来了显著的不确定性,对市场情绪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过去两周着重讨论了当局的政策议程,即在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环境下为经济提供支持,同时继续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

“2019年和2020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分别放缓至6.2%和6.0%,因为计划实施的政策刺激将部分抵消美国最近对2000亿美元中国出口加征关税产生的不利影响。随着经济走上更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增长率到2024年预计将逐渐放缓至5.5%。2019年,总体通胀预计将因食品价格上涨而升至2.3%。鉴于贸易紧张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近期前景仍然非常不确定。

“尽管美国最近提高了关税,但到目前为止已宣布的政策刺激足以使经济增长在2019-2020年稳定下来。如果关税不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不显著放缓,那么就不需要进一步放松政策。应提高汇率灵活性,以促进对新的外部环境作出调整。然而,如果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给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风险,那么有必要实施一些额外的政策放松措施。例如,可以通过财政扩张稳定经济,这种扩张将由中央财政提供资金,以有利于再平衡的方式实施,并针对低收入家庭。

“全球经济将得益于一个更加开放、稳定、透明和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国及其贸易伙伴应有建设性地开展工作,解决贸易体系的缺陷,使其更易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还能发挥重要作用,从进一步开放以及能够增强竞争的其他结构性改革中受益。应当通过达成一项能够加强国际体系、避免有管理的贸易的全面协议来尽快化解中美贸易紧张局势。

“在加强金融监管、减少监管套利和改善金融监管制度框架方面开展的协同工作已促使信贷增长和企业债务下降。今后的重点应是全面落实已宣布的监管改革,并继续推进结构性监督改革,以降低依然高企的脆弱性。应加强银行资本,特别是对于中小银行,并且不应出于周期性原因或以抵消国内金融环境收紧的影响为目的而放松微观审慎监管,即使是暂时性的。为了改善信贷分配和效率,在实施相关政策增加对私营部门贷款的同时,还应制定一项全面的计划来取消对国有企业的隐性担保。

“中国过去几年在减少外部失衡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018年的外部头寸基本符合中期基本面和可取政策。通过实施更具累进性的税收体系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将能抑制过度的家庭储蓄并促进消费,从而防止外部失衡再度出现。提高汇率灵活性和改善外汇市场运作都有助于金融体系应对资本流动波动性加剧的情况。

“结构性改革的进展促使经济更加开放、市场发挥更大作用。这种结构性改革应能继续提高生产率和长期增长率。放开产品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开放服务部门,这将增强竞争和灵活性,使中国能够进一步从全球化中受益。应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实行国有企业的预算硬约束和取消对这些企业的隐性担保来实现竞争中性。为管理中国日趋系统化和复杂的经济,需要实现政策框架的现代化,建立更加市场化、透明的政策框架。

“我们感谢北京和贵州当局在我们访问期间开展的出色讨论,以及精心组织和热情接待。”

基金组织信息交流部
媒体关系

新闻官: Ting Yan

电话:+1 202 623-7100电子邮件: MEDIA@IMF.org